(1)豬共同飼養管理的技術要求
1.提倡飼料生喂
農村養豬,常將飼料煮熟,調制成稀料飼料。這種飼料?!扒鍦啻蠖恰边@種方法不僅浪費飼料、燃料和勞動力,而且豬體重增加緩慢,飼養成本高。如果使用生飼料,則可以克服上述缺點。
2.飼料種類多樣化、精細化、綠色、粗飼料搭配合理。養豬實踐證明,由多品種組成的日糧可以相互學習,彌補飼料單一造成的一些營養失調的缺陷,更好地滿足豬的需求,提高飼料利用率。合理的日糧要營養全面,體積合適,適口性好,易于消化。這必須按合理的比例搭配。一般來說,精細、綠色和粗糙的比例為:20130kg階段1:1―1.5。0.02;35―60公斤階段1:2―3:0.2一0.4;60190公斤階段1:1:1.5―3.0:0.3。
(二)育種母豬的育種管理
1.孕母豬的飼養管理
①孕婦的生理特征
體重增加。孕期成年母豬體重可增加10120%。早孕增重緩慢,后期增重較快。
孕婦對營養物質的利用率很高,飼料的利用率比懷期高9.2―18.1%。
合成營養物質的能力很強。整個懷孕期比空懷期高111―14%,妊娠后期增加30140%。
②孕婦的飼養管理
根據懷孕母豬的生理特點,營養需求的總體要求是早期供應量相對較少,但飼料質量較好;后期供應量較大,質量較好。在整個懷孕期間,可以使用大量的綠色和粗飼料來節省精料??煞謩e采用以下飼養方法:
“兩端精,中間厚”飼養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體質較差的母豬。由于哺乳期消耗較大,繁殖后需要加強營養,以快速恢復繁殖狀況。這段時間大約是20130天,除了喂高質量的綠色粗糙材料外,還要適當喂養一些精細材料。未來保持中等營養水平,直到懷孕第三個月,然后適當加強營養,增加精華。
“步步升高”飼養方法。這種方法適用于初產母豬和哺乳期受孕母豬。一般來說,青粗料是妊娠早期的主要原料。隨著懷孕天數的增加,日糧精料的比例逐漸增加,以滿足母豬生長發育和自身消耗的需要。
“前粗后精”飼養方法。適用于體質較好的經產母豬。早期可以不用或少用精料,后期胎兒生長迅速后再喂精料。
孕婦不得喂發霉變質的飼料,如黑斑病紅茹、發霉成團的麩皮、油餅和腐爛的青貯飼料。分娩前315天,應減少粗飼料,以免壓迫腹腔導致早產。
為避免產前或產后癱瘓,應提供足夠的鈣、磷、維生素D,并注意適當的運動。為防止機械性流產,應禁止追趕、鞭打孕婦,防止擁擠和毆打。
2.哺乳母豬的飼養管理
①哺乳母豬的特點及飼養方法
哺乳期母豬可產乳200―3600公斤含干物質―54公斤,合成乳的營養物質大部分來自飼料,少部分來自母體失重(減肥)。母豬營養不良時,依靠母豬營養不良“掉瞟”生產牛奶供小孩食用,所以母親的體重很大,從長遠來看,會降低終身繁殖力,所以哺乳母豬必須加強飼養,提供足夠的優質飼料。
哺乳母豬一般有兩種飼養方式:
“前精后粗”飼養方法。適用于較瘦的母乳喂養母豬。一個月是產奶旺盛時期,飼養水平較高,哺乳期約70%的精料可用于本期。未來泌乳量下降后,仔豬可以自己吃。母豬的營養水平也會相應降低。他們可以少喂精料,多喂青和粗料。
“一貫加強”方法。適用于初產或哺乳期種植的母豬,在整個哺乳期始終保持較高的營養水平。
②飼養管理
母豬產仔后的前幾天要特別注意精心飼養,不要喂體積大、消化能力差的飼料。母豬產仔后能量消耗大,喜歡睡覺,胃腸蠕動減慢,消化功能減弱。產仔后一天,喂足消化帶輕瀉的飼料,如麩皮湯和適量牛皮菜。―3天喂7,80%飽,以后逐漸增加,切忌產后3天喂7,80%飽,切忌產后3―5天加料過多,過猛,以防母豬消化不良或引起乳腺炎,或因牛奶過多使仔豬腹瀉。
適當增加喂食次數,并給予足夠的飲用水。每日喂食3次。―4次,晚上再喂一次,有利于增加牛奶產量。80%的豬奶是水,增加飲用水對增加產奶量也有很大的作用。夏季飼料應稀少,加水1―兩次,冬季稠喂,再加溫水。
母豬奶水不足,要找出缺奶原因,針對問題采取有效措施。如因營養不良缺奶,可添加豆漿、米漿、熟大腸湯、泥鰍、鰻魚等催乳飼料。如果是因病,請獸醫治療。
仔豬斷奶時,為避免母豬乳腺炎,斷奶前33―5天后,日糧中的精料和多汁飼料逐漸減少。如果母豬身體不好,乳房不太膨脹,就不能減料。
母豬產仔后3―6天,讓它自由活動。并注意保持圈舍,豬身清潔。哺乳時要注意安靜的環境,嚴禁嚇唬母豬。
③母豬不孕或產仔少的防治
導致母豬不孕或產仔小的因素很多,要做具體分析,然后采取相應的措施。
母豬飼養管理不善,營養不良、能量、蛋白質、必需氨基酸、維生素不足、霉變腐敗飼料;母豬過肥,使卵巢變性等。;在這種情況下,只要飼料管理得到改善,就可以逐步解決。
母豬本身的缺陷和疾病問題。(1)母豬生殖器官紊亂,如宮頸形狀、位置異常,阻礙精子進入子宮,導致不孕,這些母豬不留作用。(2)子宮炎、陰道炎等疾病因素,常見膿液流出,氣味惡臭,沖洗子宮效果好。方法是: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子宮,膿液排出,然后注入青霉素(20萬單位溶于20毫升蒸餾水)或鏈霉素(1克溶于20毫升蒸餾水),一般重復3次―四次膿液可以完全去除。母豬長期發情可能患有卵巢疾病,傳染病或嚴重寄生蟲也可能導致不孕,通過獸醫診斷和治療有望取得一定的效果。
公豬的原因。由于遺傳原因或飼養管理不當,或生病導致精液質量差,導致母豬不孕或低產。
人為原因。主要是由于人工授精技術操作不當造成的,在改進嚴格的技術操作規程后,可以取得明顯的效果。
(三)公豬的飼養管理
種植公豬的日糧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和適當的能量。每頭每天喂養的混合物數量公豬2-2.5公斤,當地成年公豬0.5―1.精青比例控制在1:1.5―2的范圍。
保持圍欄干凈、干燥、透光,經常梳理和刮豬,夏天每天洗澡一兩次。冬季注意保暖。定期防止注射和驅除內外寄生蟲。注意加強公豬運動,每天兩次,每次半小時左右。嚴格遵守豬人工授精操作規程,提高公豬配種效率。
(4)哺乳仔豬的培育
1.哺乳仔豬生長發育特點
生長快,代謝功能強,飼料利用率高。
消化器官體積小,消化功能弱。
溫度調節功能不強,對溫度變化適應性弱。
2.初生關
①新法接生
仔豬出生后,應及時擦干口鼻和全身粘液,然后用5%碘消毒臍帶離腹部3-5厘米,再用消毒剪刀剪斷臍帶,及時清除胎衣和臟草墊,防止母豬吃胎衣,引起消化不良或咬死仔豬。
②假死仔豬復活的方法
新生仔豬有假死現象,可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急救。
迅速擦干口鼻粘液,然后對準仔豬的鼻子,吹口氣。將仔豬的后腿抬起,促進粘液從鼻腔排出,用手輕輕拍打胸部,直到發出叫聲。
③盡快吃初乳,固定奶頭
初乳是母豬在分娩后5-7天內分泌大量牛奶。仔豬早吃初乳不僅能增加熱量,還能增強抗病能力。仔豬有在出生后幾天自己固定奶頭的習慣。為了使仔豬生產均勻,需要人工輔助仔豬固定奶頭,將弱小的仔豬固定在前幾對產奶較多的奶頭上,強壯的仔豬固定在后幾對產奶較小的乳頭上,其余的仔豬在中間吮吸乳頭。2次之后―3天的護理就能達到固定奶頭的目的。
④防冷,防壓
新生仔豬特別怕冷,所以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