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的存活率往往代表養豬場的存活率。提高仔豬存活率是提高豬存活率的關鍵。如何掌握這項工作?筆者認為,在做好養豬場生物安全措施的前提下,關鍵是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點:提高乳豬的新生重量和均勻性,保證母豬的泌乳能力,認真做好母豬和乳豬的護理,防治乳豬.仔豬腹瀉,安全通過斷奶應激關,合理分組和計劃保健。
豬場生物安全是一個大話題,可能涉及豬場的選址和設計.引種.封閉隔離飼養.場館衛生消毒.廢棄物處理.驅蟲滅鼠.豬群的保健和計劃免疫等方面,前幾年在規模豬場的說法可以借用:“防疫是養殖企業的生命線”。我今天只能概括:請專業設計師設計規劃養豬場;按照操作規程組織生產;認真做豬瘟.偽狂犬.口蹄疫.籃耳病.乙腦.細小病毒病等烈性傳染病的計劃免疫和免疫監測;還要根據現場細菌性疾病的存在,做好切實可靠的計劃保健。
在養豬場生物安全措施到位的情況下,為了達到提高仔豬成活率的最終目的,云南豬飼料廠家須認真做好以下六項關鍵管理措施:
1.提高乳豬的初生重量和均勻性:乳豬的初生重量對其存活率有重大影響,其均勻性也與斷奶窩重量和存活率密切相關。俗話說,“初生重一兩,斷奶重一斤”雖然不準確,但很生動。要提高初生體重和均勻性,關鍵是要養好懷孕的母豬,這甚至要從繁殖前開始:
(1)不配過老或過小的母豬,老母豬生殖功能下降,產仔往往不均勻.體重小,個體差異大;小母豬生殖系統發育不完全,往往分娩較少,一胎哺乳嚴重,后期生產性能無法保證。
(2)孕中早期養母豬:從繁殖到產前周圍的母豬不需要很高的蛋白質和能量,但胚胎細胞的減數分裂應該在體內完成.胎兒分化和早期生長.對各種維生素的發育.氨基酸.對微量元素的需求相對較好。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為孕婦提供全價的營養,并適當限制喂養。日喂養量一般為2.2~2.5千克為宜。
(3)從分娩前四周到分娩的母豬:由于胎兒在這個階段生長迅速,需要提供更高的蛋白質、能量和氨基酸,日喂養量好增加到3.2~3.5公斤。只要考慮到母豬順利分娩的需要,在分娩前四天左右,應逐漸減少給料量,直到分娩當天。
2.保證母豬泌乳力:對于健康母豬來說,影響母豬泌乳力的主要因素是日糧的營養水平和母豬的攝入量:
2.1營養水平
哺乳母豬的日糧是氨基酸.維生素.在礦物質平衡的條件下,影響其泌乳能力的因素是日糧的能量和蛋白質含量。在標準條件下,現代瘦肉母豬的日糧消化能力要求為3.2~3.3兆卡/kg,粗蛋白要求17~17.5%。因此,即使我公司采用預混料制備哺乳母豬全價材料,好按照建議使用3~5%的油脂或膨化大豆代替普通豆粕,以滿足母豬的能量要求。
2.2母豬采食量
哺乳母豬的攝入量不僅與懷孕期間的喂養有關,還與產后前幾天的母豬護理有關.產房的溫度.日飼喂次數.飼料供應的形式相關:一般來說,喂養量在產后3~5天內逐漸增加,然后確保自由進食;夏季,盡量降低產房溫度,哺乳母豬溫度為18~23攝氏度,可采用水幕冷卻系統;少吃多餐,必要時可濕混合喂母豬。
3.仔細護理母豬和乳豬:母豬護理是一項非常詳細的工作,包括產后母豬的處理、母豬身體和產床的清潔.消毒,預防母豬產后綜合征,甚至對小母豬沒有經驗.一般來說,我們在母豬分娩結束后立即注射2毫升前列腺素或20單位縮宮素和“雙抗”,并對母豬進行程序化的藥物保健,如:產前.產后一周,使用我公司的藥物強化劑MSX連續添加2千分之四;清潔母豬身體.消毒必須保證,這一點的核心是持之以恒。乳豬的護理首先是提供舒適的環境條件,特別是適當的溫度條件。新生乳豬的適宜溫度要求為32~34攝氏度,每周可降低2攝氏度。由于室內有不耐熱的母豬,因此不可能滿足整個產房的要求。更好的方法是使用乳豬保溫箱和配套的加熱設施來提高保溫箱的溫度,同時盡可能提高產房的溫度,使母豬不會感到易怒.正常進食是合適的;其他人還必須讓乳豬吃足夠的初乳,及時固定乳頭,及時補充鐵,進行必要的組和寄養,剪牙.斷尾操作規范衛生,盡快完成。
4.防治乳.早期發生仔豬腹瀉和呼吸道疾?。哼@只針對乳房.預防和見病的預防和治療仍然是環境條件的調節、病毒性疾病的計劃免疫和適當的飼料供應。此外,大腸桿菌性腹瀉更為常見.球蟲性腹瀉.通過敏感藥物及時投服沙門氏桿菌性腹瀉。.及時補液效果好;目前使用的藥物有:恩諾沙星.頭孢菌素.氟苯尼考.痢菌凈.磺胺類藥物是治療球蟲的首選“百球清”。
5.安全度過斷奶應激關:斷奶應激被稱為斷奶應激關:斷奶應激關“關”主要是因為乳豬斷奶幾乎同時承受離開母豬的精神壓力.環境壓力及飼料形態.由成分變化引起的各種壓力幾乎是小乳豬無法承受的。精神壓力似乎無能為力,但現代仿生物技術可以逐漸為我們提供母豬體味劑.母豬聲音錄制播放設備,甚至母豬體溫輻射加熱模擬設備,將更好地解決精神壓力;在環境壓力方面,我們可以使用原床停留5~7天,護理床類似于產床環境,輕微提高護理室溫度;飼料壓力,我們可以通過早期(4~7)教槽補充劑.斷奶后暫時不更換飼料,盡量減少乳豬飼料制成的母乳成分。
6.仔豬保健:這幾乎是一樣的,也是第四點。這個單項只是一種強調:斷奶仔豬一方面離開母豬承受巨大的壓力;另一方面,隨著母豬的離開,母親抗體的保護逐漸喪失,周圍環境中的各種病原體變得易感。在這個階段,及時在飼料或飲用水中添加一些對癥治療.預防藥物是必要的。常見的給藥計劃是在斷奶后兩周內給黃芪多糖.電解多維和氟苯尼考.阿莫西林.粘桿菌素復方制劑的治療量。